上海大学教授朱子彦:司马懿历史形象再思考
· 56 min read
作者简介:朱子彦,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长期从事秦汉魏晋史研究,曾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《文化中国》栏目主讲《大话三国谋略》,后在湖北卫视主讲《荆楚三国》,出版《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》《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》《中国朋党史》《后宫制度研究》《朱子彦论三国谋略》等专著十余部,在《历史研究》《中国史研究》《文史哲》《史学月刊》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。
三国时代龙争虎斗,英雄辈出,而诸葛亮、司马懿则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。千百年来,人们将诸葛亮奉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,清廉的典范、正义 的象征、爱民的贤相、忠臣的圭臬,而将司马懿定为凶狠阴鸷、残暴嗜杀、老奸巨猾、狐猸事上的野心家、阴谋家。汉晋之际,这两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;在治国理政、用兵谋略上难分伯仲的历史人物,最终的历史评价反差之大犹如云泥,令人惊诧莫名。
毋庸讳言,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。历史人物往往功过同在,功过集于一身,其中不合逻辑,前后矛盾的“二律背反”1 现象比比皆是。2 臧否历史人物或事件,最需要注意的关节点,就是力求保持客观的态度,不能用理论来削足适履,不要过度注目于某些历史积案的是非,也不要简单地用后世的是非观、价值观来判断历史。特别需要摆脱历史人物平面化、道德化的研究方法。
有关司马懿及曹魏政治的研究历来不乏前贤时彦的关注,但司马懿历史形象的形成过程,古代著名史学家对司马懿的评论究竟是否恰如其分,司马懿究竟是曹魏政权的掘墓人,还是曹操事业的继承人?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,从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言,这二者又孰轻孰重?这些问题似乎尚无学人涉足,笔者不敏,试作如下分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