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献血
无偿献血的人在用血的时候(2024-4-12)
4月12日,有网友发贴称,他十几年来献血13次,共计4900毫升,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。 然而4月10日,其妻子在山东省齐鲁医院手术,术前需要备血,医院通知必须去献血才能给备血。网友给院方看了献血记录,医院却称其在日照市献的血,在济南市用不了。 网友又联系日照血站请求协调,开始称给协调,最后却连电话都不接了,直到手术结束都没有任何回应。
还有网友说:我爸我妈都是老实工人,厂里组织的献血经常参加,后来我爸急病做手术需要输血,然后医院 给的答复是,免费的血需要排队排到什么时候不知道,收费的血交了钱现在就能用。我爸我妈献过好多次血,以前那种很老的献血证都有,结果就换来这么个结果。
阿里“血槽姐”(2023-12-1)
去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,让西藏阿里地区一战成名,招录一个邮政管理局的公务员,参与考试的高达24854人。
今年阿里的公务员再一次名震全国,则是因为一位"血槽姐"余女士在抖音上的大秀特秀。
余女士的“自爆”
若不是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大肆地“炫”,舆论也不会闹得那么沸沸扬扬,从而也让她这个刚从“鬼门关”拉回来的病人,再次受到伤害。 余女士是在2023年10月14日出的车祸,11月28日晚上在社交平台发的动态,那些照片视频引发了热议,以及社会各方的猜测、疑问、不满。 主要是余女士跟陶先生的聊天记录,是关于余女士受伤后,西藏阿里的全体公务员为她献血共计7000毫升的事。
余女士发了她从旅行的喜悦,到车祸的意外,再到死里逃生的惊心动魄的经历。 前面说的“靠各种药物和意志力在阿里撑了3天,家里人决定包机去四川华西治疗”,倒也还好。 这句“到达四川,各种开道”,就透露着一种骄傲,以及“上了医院板报”,给人的感觉就是她在讲一件很光荣的事,似乎跟生死无关。 尤其是余女士放出的这段聊天 截图,直接在网上炸了锅!
“后来我小姑姑联系了上海市卫健委,卫健委联系了阿里部门,动用了阿里的所有公务员献血。”“整个阿里自治区的a型血都给你输上了,一共七千毫升,全身换了两次血。”.."派出所民警消防官兵还有部队官兵"......
这种虎狼之词,瞬间让今年再次创纪录的300余万国考考生们愤怒不已,仿佛自己苦读多年,竟是为了给"血槽姐"当移动血包。"血槽姐"夫妇没有感谢那些把她从死神救回来的阿里地区医护人员,也没有感谢那些在环境极其恶劣下,冒着损害身体献血的数十位解放军、消防员和民警同志,而是将其归功于那个拥有权力任性的"小姑姑"。
这事,刷新了大家的认知,网友热评:原来小说一点都不夸张,艺术果然源于生活,这不就是现实版的《活着》吗?
不管是包机、开道,还是公务员献血,其实若是没有余女士的宣扬,没太多人知道,事情也不会闹大。更何况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,我们能理解她的遭遇和心情,但在网络平台真的要斟酌过后再张口。余女士的视频爆火后,很快就又删除了,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,直到今天,大众依旧在等待一个真相和一句实话!
陶先生和余女士父亲的“欲盖弥彰”
10月14日,陶先生带着余女士自驾度蜜月,在西藏缺氧晕厥,发生车祸。 陶先生没事,余女士却命悬一线,她被安全带勒到了腹部,导致肝脏破裂,腹腔出血。 当天晚上,余女士在西藏那边的医院救 治,术中出血大约2000毫升,要输血,但是当地血站跟她匹配的存血不够。 经过医院向社会各界人士的求助,一直到10月17日,陆陆续续都有人献血,其中就有数十名公职人员。 到了10月18日,余女士的的父亲直接为她包了湾流G550公务机,跟马云、王健林同款,把她转向成都华西医院救治,花费120万元。
对于余女士放出的“小姑姑牛”这一事,陶先生“辟谣”回应,网传情况不属实,他的小姑姑也并不是公职人员。 但是后来又说,不知道小姑姑的具体工作,又说快退休了,不记得两家中有亲戚是公职人员。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很明显的在撒谎。 “小姑姑是平时一有事就会出来帮我的人,所以当时发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了小姑姑。至于谁能接触到上海市卫健委,我们自己都不知道。” 小姑姑这么热心,对他那么好,说明他们亲戚之间往来挺密切的,他又怎会不清楚小姑姑的工作?除非是一些特殊职业。
陶先生还说,发给妻子的那段话,发生在刚抢救结束,是为了鼓励她求生的。 安慰人的方式,这么“豪”吗?仔细品“动用了所有的公务员”这句话,可以感受到小姑姑的权势大、地位高。 陶先生不打自招,还说妻子简化了事情的经过,给大家带来了误解,相关视频也已经删除。 删除视频是心虚的表现,真是误会,那就应该拿出真实完整的证据来,而不是“销赃灭迹”。 再说了,能调动这种关系的人,非富即贵,不是从政的位高权重者,就是经商的大老板。 陶先生说是为了鼓励妻子才这么说,那这是编造的内容吗?不做编剧真是可惜了。有谁能想到用这样的故事鼓励人求生?这明摆着就是事实。
男人对妻子无所保留,想要证明自己家对妻子的重视,说出这些实情。没想到却成了妻子炫耀的资本,也给家里惹 祸上身。 退一万步讲,就算找关系献血这事是假的,包机这事是真的吧!海南经纬航空公司称这事属实。 “阿里全体公务员献血”事件本来快要告一段落,结果,“高价包机转院”又让这件事再起波澜! 对于120万包机这件事,余女士的父亲说,都是借的钱,亲属中几乎没有公职人员: “我借的呀,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老百姓,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嘛!所有得到的,都是群策群力,人命关天的事,想尽一切办法了。”
网友看到此番言论,纷纷搜“群策群力”这词,是挺官方的,挺“公职化”的。 余女士父亲说自己是普通人,借的钱,好像在刻意掩盖什么。 上海本地人,能拿出120万的,并不稀罕。 稀罕的是,普通人在短短时间内,借了120万,还能联系好包机,试问有多少普通家庭能做到? 有网友表示,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包机,不知道该如何包机。 据了解,包机要提前3天申请,华西医院的医疗资源也特别紧张,排队都排不上,但这些难点,对于余女士好像是小菜一碟。
相关部门的“隐晦”
2023年11月29日,上海相关部门表示: “经调查,此事不存在因私人关系等不正当因素导致的行动,上海市卫健委宣传部称,官方说法会进行统一发布。” 阿里地区的回应,也是同样的立场,没有组织全体职工献血,都是自愿的,而且公职人员献血并不罕见。 其实这更加能说明小姑姑有某些重要关系,就连相关部门都在帮着隐瞒真相。 小姑姑、相关部门、公函,这次的迅速处理和多地的配合都离不开这些因素,其实这些过程分开来看,很正常,但 是串联在一起,问题就大了!
据了解,上海卫健委如此呼吁网友们: 要看到团结的力量,不轻易质疑他人用心与动机。感恩他人的善意是社会进步的力量,值得珍惜。救命行为利用一切资源,是人之常情,代表着对爱心和善举的认同和支持。 殊不知,这样引发了公众更大的质疑: “这样的协调是不是普惠性的?一般的上海市民能否得到同等待遇?如果是一条正常的救助渠道,有没有公开透明的求助和申请程序?” 看到下面这名河南记者的暗访情况,大概就知道结果了。
记者以普通人的身份,向上海卫健委求助协调异地献血的事,答案是:需在当地申请。 原话是这样的: 工作人员: “一般是您在哪家医院,医院帮您协调用血的呀,在外省市县,就是如果缺血的话,就向当地去申请。” 记者: “就是如果说因为协调不动,那边协调不动的时候,想要通过上海市卫健委然后帮忙去协调,这样可不可行呢?”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吧?卫健委难道没有成文的规定吗?工作人员却不直接回答了: “您要问的话,我帮您记录下来咨询一下好吗?之后会有专人给你联系的。”
若是需要上海卫健委帮忙协调外地用血的话,会有专人联系你,个人认为,有这3种可能: 一是上海卫健委不能帮忙协调。之所以要专人告知暗访的记者,是因为这证明了该事件中的余女士搞了特权。 二是能协调。但是其中需要什么什么,咱们老百姓就不得而知了。 三是卫健委不想再引舆论上身,所以措辞必须严谨,要统一话术,滴水不漏,并加强“识别记者暗访”的嗅觉。 大家认为是哪一种可能?或者是别的可能?记者目前或许还没接到“专门”的电话。